Copyright © 2024 OKE INC 版权所有.

XML地图

设计公园美感的思考

来源:本站     作者:银基王国     时间:2025-08-27 09:09:38


QQ20250827-091202.jpg

其实公园的美感从来不是 “堆出来” 的,而是像搭积木一样,把自然的灵韵、人的需求和场地的记忆慢慢揉进去。我总觉得,好的公园设计,得先让自己站在游客的角度想 —— 要是周末带娃来,想看到什么?要是老人来散步,会喜欢哪种氛围?带着这种心思去做,美感才不会飘在表面。

首先得抓 “自然的节奏”。之前做 XX 公园时,我们没把树木当成单纯的绿化,而是按 “高低错落” 的思路来配。比如在主步道旁,先种一排高大的悬铃木,夏天能搭起浓荫;下层再种些丛生的紫薇,开花时能到人的视线高度,走过去能闻到淡淡的香;最底下铺一层常春藤和麦冬,就算冬天也有绿底。还有水系,别做那种规规矩矩的方池子,顺着场地的坡度挖条浅溪,放几块原生的石头,下雨时水流过石头会有小水花, kids 路过总喜欢蹲下来玩,这种 “不经意的生动”,比刻意的水景更有美感。

然后要让 “功能藏在美感里”。就像做健身区,不能直接摆一排器械就完事。我们之前把健身步道做成了 “彩虹带”,不是全段一个颜色,而是按 “春绿 - 夏蓝 - 秋橙” 的渐变来铺,既区分了不同路段,拍照也好看;旁边的休息椅,选了木质的材料,靠背做成弧形,贴合人的腰背,还在椅脚周围种了几株矮牵牛,坐下来时膝盖边就有花,这种 “用着舒服、看着也舒服” 的细节,才是真的美。

还有 “光影的小心思” 也不能少。记得有次在傍晚看场地,发现夕阳会穿过水杉林,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我们就特意在那片林子里留了块小空地,摆了两张石凳。后来有游客说,秋天坐在那儿看光斑慢慢移,特别治愈。还有路灯,没选那种亮得晃眼的,而是用了矮矮的庭院灯,灯罩是磨砂的,晚上亮起来是暖黄色的光,不会照得人睁不开眼,反而能让公园的夜晚更温柔。

人文的痕迹也很重要。之前做老城区的公园,我们收集了当地居民的老照片,把照片里的老街道、老手艺刻在入口的景墙上,还留了一块 “留言板”,让大家能写自己的故事。有个阿姨看到墙上的老粮店图案,特意跟我们说 “这就是我小时候住的地方”,这种能勾起回忆的设计,比单纯的漂亮更有温度。而且别搞太 “洋气” 的东西,比如用当地的青砖铺地,用竹编做亭子的顶,这些熟悉的元素会让大家觉得 “这就是我们的公园”,反而更有亲切感。

最后就是 “留白”。有时候设计得太满,反而没了味道。比如在草坪中间,别全种上花,留一块空空的草地,让孩子们能跑、能打滚,让老人能放放风筝。我总觉得,公园的美感不是 “看完就完了”,而是能让人愿意待下来,能在这儿留下自己的故事 —— 比如春天在樱花树下拍过照,夏天在小溪边捞过鱼,秋天在银杏树下捡过叶子,这些能让人记住的瞬间,才是公园最美的地方。


上一条:城市绿芯・森活剧场:现代公园设计方案

下一条:没有了!